承接上条:
五、承德满族姓氏演变的特点
满族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,自16世纪兴起于辽沈地区,进而入关移驻北京和中原各省及边疆各地,300多年来,随着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,在不断吸收先进民族文化的过程中,他们的姓氏发生变化,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筒,由多音节、多字姓到单音节、单字姓,这与汉族复姓演变为单姓有相似之处。
承德境内的佛满洲(老满洲)姓氏的演变也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,主要是:
①沿用女真旧姓。如完颜氏、瓜尔佳氏、赫舍里氏,分别冠以王(或汪)、关、高(或赫、何)姓。
②以满译汉、俗字雅化。如前所述钮祜禄氏,本义为狼,译汉改用郎字。乌雅氏,本义为猪,译汉改用朱字,或取首字改为吴姓。宁古塔氏,本义为六,译汉改用刘字。
③以本姓之第一字(第一音节)为单字姓。如舒穆禄氏、舒舒觉罗氏改姓舒或徐,富察氏改姓富或傅、栋(董)鄂氏改姓董,布尼氏改姓卜或布,裕瑚鲁氏改姓于。
④以祖、父辈名讳之首字为姓。如承德市的钱树信,本姓钮枯禄氏,一般改用单字姓郎氏,但因祖父名“钱儿”,人称“钱爷”,辛亥后即以“钱”为姓。
⑤保留本姓之最后一字(一个音节)为姓。如爱新觉罗氏,—般改姓金氏或赵氏,但也有个别改姓罗的,如承德市的罗继刚、罗继和、罗继绪一家便是一例。
佛满洲姓氏,虽然有很大变化,然其特点仍很显著。除前述满洲八大姓外,比较常见的如金、赵、舒、吴、毕、汪、敖等姓,一见便可知其为满族人。至于伊彻满洲姓氏,因他们来自蒙古、高丽(朝鲜)、汉等民族,虽在三四百年前即已被编入满洲八旗,却还保持自己本来的姓氏,如鲍、郭、张、王、李、赵等姓,人们一见其姓,再问籍贯,其为伊彻满洲后裔,则可肯定无疑。
满族从传统习惯有姓不出姓,到冠以单字姓,这一发展趋势有力地说明了满汉文化相互影响、相互融合的历史发展过程,也是满汉两族从文化到风俗习惯日益接近、缩小差别的必然结果。